闻涛文集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闻涛文集>我,是一个行者

我,是一个行者

发布时间:2015-01-18 点击数:1930

像是一种宿命,也像说不出的缘份,让我经历了一个行业的发展、一个企业的壮大和一个人的成长。卞之琳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每每想起这首诗,我心里都会一阵感动。在物业管理的天空下,我们感动了别人,成为了别人的风景,但我自己却不是一个超然的看风景的人,我是个蹒跚的行者。

 

立业之本:诚实守信

我投身物业管理,有临危受命的慷慨,也有舍我其谁的豪情。总之,是在一种没有退路没有选择的情况下而为之。当我置身其中,我才惊觉,我踏上的是一条崎岖的荆棘密布的险途。所以,每一个早晨,当我看到一轮红红的太阳升起在天际时,我对自己说:感谢上天,我没有退却。

因为种种的原因,十几年前,我砸碎了铁饭碗,成为一名搏击商海的弄潮人。我带领的成都金房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在完全没有开发商背景的情况下,全靠自己去找米下锅,去市场上接楼盘,其难度可想而知。

企业要生存,自身要发展,就得学会啃硬骨头。我经常自嘲也这样鼓励员工:“我们现在连啃骨头都是奢侈的梦想。我们的现状是,只能嚼别人嚼过的甘蔗渣,还得嚼出水来,嚼得有滋有味!”这种举动在别人看来只见其心酸,在我看来却体现了我们成大造化。做大事情的决断,对于一个没有开发商背景的物业服务公司来说,我们要拓展业务只有三条路:一是业委会选聘;二是前期物业服务企业亏损退场后接管项目;三是通过人际关系介绍。我们公司的业务大多数靠第一种渠道获得。

现在,成都的许多物业服务企业都在研究讨论金房物业现象:为什么金房物业能获得业委会的信任,从业委会手中接那么多楼盘?我认为这并没有什么奥妙,也没有什么现象值得探究。我们公司频频胜出的原因在于:金房物业从老总到员工,都有一种气质,一种质朴、诚实的气质。金房人不会巧言令色,不会华而不实,不会追名逐利。我们会大大方方,实实在在的亮出我们的底牌,给业委会以诚信的保证和承诺。同时,我们对所有在管项目,不论赢利多寡,我们都不遗余力予以最好的服务。所以,我们才在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由此,我们才让一个个业委会放心地选择了我们。如果非得给金房物业现象找出一个答案的话,我认为,诚信是唯一的利器。

 

成长的支点:社会责任

我们现在还坚守着200多万平方米的老旧小区。虽然这些项目投入多产出小,虽然这些项目只能给公司带来微利,却要解决许多老大难问题,比如房屋老旧后的维修,低收入家庭的缴费难等等,但是,我们认为,这么多淳朴而善良的业主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给了我们支持和信心,那么我们决不能人一阔脸就变,去捡高枝飞。我们一定要和老旧小区的业主们同舟共济,共建共管共享,在履行我们管理诺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履行一个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中国物业管理协会谢家瑾会长曾亲自撰文,鼓励我们对老旧小区的坚守,让我们深受鼓舞。谢家瑾会长在其文中指出:对一些效益不理想的项目,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居住的老旧小区,要为居民生活着想,从为政府排忧解难的“保民生”角度出发,能坚守的尽量不采取弃管。为社会的稳定和低收入群体的居住条件改善奉献智慧和爱心是我们行业社会责任和能力的体现。

目前,我们正以谢家瑾会长的期许为目标和动力,认真研究老旧小区管理的规律和特点,持续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服务水平和技能,严格控制成本,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创富能力,在老旧小区专业化物业管理服务中,不断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提升行业的社会价值,让物业管理的各方主体都能从专业化物业服务中受益。这些年来,我们真切地感到老旧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一样大有可为。

 

发展的支撑:项目与人才

然而,坚持却不能流于一种空洞的呐喊,仅仅胸怀满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坚持下去需要许多东西去承载。反思我走过的路,回顾我十余年的坚持。我认为:我能坚持至今,并守得云开雾散,我觉得得益于两点:项目与人才。

由于我们是一家完全市场化的企业,所有的管理项目都是在激烈的竞争中得来,所以对于接管的每一个项目,我们都倍感珍惜。我们的员工有这样的共识:安身立业受之业主,业主信任是我们最大的追求。所以,对项目执着的坚守是全体金房人最本真的信念,丢盘可耻是大家自觉的价值选择。而这个自觉的价值选择背后,是让人感慨唏嘘的投入:常常没有节假日,没有八小时工作制,甚至很多项目经理都以项目为家,二十四小时随时出现在第一线。由此,以至于那些习惯“鸡蛋里挑骨头”的业主、“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业主,最后都被我们员工这种奉献的精神所折服,他们动情地说:“金房物业,是我们正确的选择。”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大批可贵的员工,我们才有丢盘率小于1%的骄人业绩。截至今年4月,我公司管理面积(包括顾问项目,分公司在管项目)已达1000万平方米。这是一个让全公司自豪的数字,让人扬眉吐气的数字,也是让全公司深感责任重大的数字。

我们对项目的坚守也换来了对企业自身的回报,我们的每一个项目都获得了赢利。企业的经营,说到底必须以追求利润为前提。当然,企业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不背弃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这是一个企业的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也折射出做企业人的良知。我们从来不回避不掩饰对利益的追求,这是做企业的第一要务。相反,一个企业不赢利,是对社会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也是对员工的极大损害和冒犯。所以,我们100%的项目都是赢利的。哪怕是困难重重的老旧小区,我们也会想方设法使项目赢点小利,哪怕锱铢必较,哪怕不遗余力。缘于斯,我们的员工才充满活力,我们的企业才充满凝聚力。

企业的成败在人。常言道:“兴衰在出令,存亡在用人”,“成大事以培养后手为先”。没有人才,企业的发展壮大势必受到很大影响;要想将企业做成,做大,做强,有一支素质过硬的队伍是关键。人说十年磨一剑,打造一支作风过硬、作战能力强的队伍更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我个人的军人经历和执拗性格决定了我带的企业也带有强韧而鲜活的草根性。比如,我执拗地认为外来的和尚念歪经,要自己带才能带出一支李云龙式的人才队伍。我坚信,企业的思想和行为不仅要与市场道德相匹配,与商业规则相匹配,更要与环境文化相匹配,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队伍才是适应我们企业的最佳队伍。我们的人才选聘,也从来不唯文凭论,我们最注重考察的一是品行,二是能力,三是亲和的人际关系,四才是学历文凭。

正是在这样的人才观念下,我们公司培养出了众多的“草根”管理人才。比如,曾荣获成都市优秀项目经理十佳之一的我公司片区经理小文,就是我们从秩序维护员中发现的好苗子而加以精心培养的。可以说,撑起公司半边天的,就是这一大批出身寒微却自强不息的“本土造”——他们身上普遍具有诚实、吃苦、不屈不挠的品质。他们虽普通如青草,却用自身的坚韧铺展出了无边无际的蓬勃春天。在那春色连天碧中,金房物业的前景就这样美不胜收地呈现出来。

企业的发展由员工完成,企业的财富由员工创造。谁拥有一支稳定的人才队伍,谁就拥有了克敌制胜的利器,谁就拥有了市场的主动权。换言之,谁为人才提供了自我价值实现与发展的空间,就是种下了一株苍翠的梧桐,美丽的华盖会引来漫天翩飞的凤凰,这也是最绚烂的共生共荣的景象。

    成都的天空,因为重重山峦的叠压,经常是那样雾霭沉沉。但是,曾几何时,物业管理的天空已没有了阴霾,行走在物业管理的大路上,我是一个行者,也许脚步还有些蹒跚,但意志坚定,壮心不已。

作者系中物协副秘书长、成都金房物业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编辑:杨萌